九冠王华侨大学: 二流球员组建一流球队



众所周知,作为国产运动品之乡,闽南地区的篮球运动一直相当发达,也涌现了不少神级民间球手,“快、准、灵”的风格特点在福建球员身上体现尽致。可是热爱篮球的你是否知道,过去的半个月里,在这片篮球沃土上,一场属于大学生的篮球赛事也激战正酣;还有一支”九冠王“球队,曾征战CUBA二十载,战功赫赫,也在为冲向大区赛进行争夺……
一张篮球名片,让世界认识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男篮参加了全部二十届CUBA联赛,创造了史诗般的传奇战绩:获得过第2届、第5届、第7届、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3届、第15届和第17届CUBA共9次CUBA联赛的全国总冠军,是CUBA联赛历史上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球队,也是唯一获得“四连冠”的球队。
在CUBA赛场上,华大男篮走出无数校园巨星。“黑旋风”古加尼、“拼命三郎”周鲁男、“马来长城”陈利伟、“神投手”张佳滨、“关键先生”陈荣仁、“弹簧腿”蒋欣欣、“CUBA史上**大前锋”于祥、“龙抬头”翁德隆、“铁牛”张鸿林、“CUBA魔兽”张翰奇还有《这!就是灌篮》中大火一把的华大现役队员孟翔和刘恒驿……他们皆因篮球而广为人知。
“(2001年)华大第一次夺得CUBA冠军后,第二年报考的人数翻了两倍,录取分数线大幅度提高。华侨大学篮球也好,体育也好推动学校发展,在全国来说都是经典样本,值得研究。包括我们出去交流,到了美国,要到了国内其他高校,提到华侨大学,都是想起篮球。”华侨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邢尊明提到。
”在华大,篮球火爆到什么地步,学生报名篮球课的数量是最多的。师资有限,我们甚至用做俯卧撑的方式让选篮球课的学生‘竞争上课’,相当激烈。下午四点半以后的课没法上,全是人打篮球。“
而在世人心中留下“体育强校”“篮球劲旅”这样的印象,是否影响华侨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声望,邢院长并不焦虑:
“一个学校的体育氛围代表着国际视野,职业联赛是浅层次的消费体验,而大学是伴随着情感的,成功的激动失败的沮丧,它是渗透着感情在里面的。不畏强球、敢拼会赢,多少次在最后一刻翻盘。不仅是篮球,(这样的精神)已经渗透到华侨大学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校体育氛围,这是华侨大学重要的成就。“邢尊明认为,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闽南地区独有的火爆篮球氛围,都是华大篮球独树一帜的因素。
华大精神代代相传 爱拼才会赢
就像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福建这片得天独厚的篮球沃土、爱拼敢赢的华大精神,让这所”双非“高校的男子篮球队逐渐成为中国校园篮球的领跑者。
提到华大精神的传承,”拼命三郎“周鲁男特别有感触。
”我入学正好是滨哥(张佳滨)退役第一年,他正好是助理教练。我高中的时候就看他们打比赛,看着他们四连冠,(进入华大后)有一种传承的感觉。我们刚入学的时候,顶着很大的压力和光环。毕竟对于华大而言,不拿冠军代表失败。记得大一的时候我们罚球输了,我一直在哭;第二年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很不容易。“
2011年CUBA半决赛,华侨大学男篮经历3次加时,以109比102的比分险胜对手,从夺冠热门清华大学手中抢夺决赛入场券,那场比赛成为多少华大人一生难忘的经典之战。
“那年CUBA和清华半决赛打了三个加时,从晚上八点多打到十一点多。矿泉水喝了四箱,红牛一箱还不够,抽筋了几个人,主力都罚下去,可以说弹尽粮绝。但是靠着一种精神和平时训练积累的一些东西(坚持下去)。”
“那场比赛很多人都以为华大要输了,都离场走到门口了。然后回头看华大又进了……当时比赛打完后也是全国震惊,因为那年清华百年校庆,曾令旭(清华大学队长,毕业后进入CBA)最后一年,他们气势很旺,谁都不看好我们。但是就是靠着华大精神挺到最后,永不放弃拿到冠军。”
“压力是冠军的光环,动力是全校师生和球迷的支持。”周鲁男坦言。
在华大的李回咤体育馆的四周墙面上,有九面CUBA总冠军锦旗和功勋球员照片。在华大,CUBA冠军才能上李回咤的墙,所以学生球员进华大打球的终极梦想,就是上这面墙,也就是夺得CUBA的冠军。
“(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瞄准北大清华,以这个目标制定训练计划。如果目标只是福建赛区出线发个装备就完了我们训练很轻松,不需要那么累。但球员承载着华大精神。你进来华大的那一天就注定要为这个冠军努力。” 回到校园里成为助教的张佳滨,谈到华大当下面临的巨大挑战,依旧目标清晰。
二流球员组建一流球队
与清华的那场轰动全国的半决赛结束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记录着这样有趣的一段:打清华的那场半决赛结束后,早已卸任的华大老校长吴承业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如果华侨大学能在今年(2011年)拿到第七个冠军,自己愿意“从篮球场这边翻跟头到另一边”。
吴承业其人,熟悉CUBA的小伙伴对这位华大老校长应该都不陌生。哪怕是现在,华大同学也经常能在主场比赛的看台上看到这位老人家的身影。吴承业主政华大期间对篮球队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也正是在他的力推下,”二流球员造就一流球队“成为现实,缔造了”四连冠“传奇并为”九冠王“佳绩奠定基石。
”我前后在华侨大学担任领导工作15年左右,其中担任主要领导12年。我认为华侨大学是比较透彻地理解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一个健全的大学生、健全的知识分子、健全的人应该具备这三种素质,这将伴随这个孩子的一生。”
“我今年70多岁了,我仍然可以健康工作,跟我一生奉行的理念有关。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在60年代提出的一个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当时我在北京念书,深受这个口号的影响。”
“CUBA的基础理念跟我的理念完全相同,就是上大学,打篮球。不是运动员大学生,而是大学生运动员。我非常喜欢古加尼,他在马来西亚可不是运动员,是一个打野球的小孩,到了华大之后接受正规的训练使他成为一个CUBA明星,当然这和他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通过古加尼的现象,说明了通过努力训练,锻炼身体,一个普通的小孩也可以实现腾飞。”
老校长说的,正是华侨大学师生一直引以为傲的华大球员培养体系。
“20届CUBA里华侨大学出了8-9个MVP,大家可以查一查CUBA数据、各种排行榜,三分王、助攻王、包括篮板……前三名数据中华侨大学占据了大多数。古加尼后来是马来西亚国家队的队长,这些球员刚在华大的时候水平一般。我们华大的学生球员,实实在在没有一个挂名,都是从我们这个体系里成长起来的。”体育学院院长邢尊明骄傲地说。
的确,华侨大学作为非“211”、非“985”院校,面对近些年顶级名校招生的冲击,受到影响自然不小。顶住压力稳中求变,也成为新一代华大男篮的首要任务。除了早些年聘请专业教练来到球队指导训练,优秀球员留校担任助教;继续进行优秀人才招生工作,提供相关奖学金、补贴,为学生运动员创造更多交流学习机会都是体育学院在做的。
“以前我们用的是学校教练,后来发现市场竞争很激烈已经有国字号教练进来了。学校就找了第一个国字号教练王德礼,他来之后对华大整个升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是部队化管理。他来的第一个月我们下楼梯扶着墙壁往下走,蹲马桶都蹲不下去,强度非常大。但是我们整个身体状态有很明显的不同,整个身体状况都有提高,那也奠定了我们四冠王的基础。” 张佳滨回忆职业队教练来到华大时的情景,事实上,除了王德礼教练带队拿下的两个CUBA冠军,“四连冠”还有两个冠军教头:黄频捷和刘远静,这些都是职业队教练。
“四连冠之后我们这届就退役。当时有人说华大不行了,都靠这些名教练老队员。后来我们09-10年,都是学校老师(曲京寅)带,当时带过8强还可以。再后来引进林小霖,福建体工队功勋球员,也是浔兴队的教练,一年一年聘,成绩还不错。他也拿过3个冠军,1亚军1季军,学校就正式以教授身份把他聘请过来,现在是正式的华大老师。”
张佳滨:光是投篮方法就研究了上百种
从华大男篮”退役“并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的张佳滨和周鲁男也都回到了学校担任篮球队助教,年轻一代教练组优势凸显。从球员到助教的角色转换也意示着华大男篮的承前启后,张佳滨对此颇有心得:
“关于训练,华大有很多独到的秘方。很多人觉得训练就是训练,但是从心理到眼神,到动作,到走出来的表情和发型我们都要研究。光是投篮的训练方法我自己就研究了上百种,你想一种三分球有上百种训练方法,你可能觉得就是随便投投。”
“华大男篮自成一派,比如快攻投三分,现在NBA开始流行这一套。这些都是华大独到的方方面面。”
至于球队管理的艺术,张佳滨也承认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学生懂得很多,他们也会提出很多意见,我们也会选择性采纳。以前我们很怕教练,现在硬压的话他可能就不练了。现在的孩子视野不一样,能打球的家里条件还不差,心理有问题你还得关注他……”
“用以前我们那个时代的手段肯定是不可以,现在网络也发达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如以前集中。以前没有什么网络,球员的生活除了篮球就是篮球。我们之前十一点说睡觉就睡觉,现在年轻球员没有十二点是不会睡觉的。但总体来说队员们还是比较好管理的。” 周鲁男补充道。
当晚对阵福大的比赛里,孟翔个人拿到了24分的全场最高分
谈到华大男篮如今在CUBA面临的局面、来自名校的冲击,张佳滨亦十分冷静:
“现在CUBA格局很明显,北大清华一定在一线,中南太原理工也是强队,老牌的话目前华大还保持在一级竞争里面。大超合并之后,211很多名校对CUBA的冲击是很大的,生源全部往下走。大学只有四年,(你)训练多高超,想在四年的时间里培养学生完成颠覆其实很难。华大目标永远是冠军,但是面对现实,系统的良性循环、科学管理市场运作一直要进步,做好这些我相信华大下一个王朝来的时候它一定是一个很强的系统。”
“我们强调的是集体,你个人得再多分华大输了你也什么都不是。”
汗水落地,往事翻篇。九冠王荣誉放进陈列室,华大征程仍在继续。CUBA福建赛区又将开战,厦门大学将坐镇主场迎战华侨大学。一边是近些年快速崛起的厦大南强,另一边是制霸东南的九冠王,双方能否掌握机会,各凭本事夺取通往大区赛的入场券,值得期待。